1、餃子
北方人最愛的食物之一,立冬的傳統美食,餃子可以發揮無限的想象力,做出各種餡兒,沾著醬汁食用,滿滿都是幸福滋味。
我國河東水西“老天津衛”聚居地,立冬就有吃倭瓜餃子的風俗。倭瓜又稱窩瓜、番瓜、飯瓜和北瓜,是北方一種常見的蔬菜。一般倭瓜是在夏天買的,存放在小屋里或窗臺上,經過長時間糖化,在冬至這天做成餃子餡,味道即同大白菜有異,也與夏天的倭瓜餡不同,還要蘸醋加蒜吃,別有一番滋味。
2、羊肉火鍋
羊肉是大補的肉類,羊肉火鍋能有效去除身體內的寒氣,補充身體內的元氣,非常適合體弱多病的人群在立冬這天食用,能起到去病根的作用。
3、羊肉燉蘿卜
這道美食不但可以滿足你的口腹之欲,還對腰膝酸軟、困倦乏力、腎虛陽痿、脾胃虛寒的人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因為羊肉可以抵御風寒,而白蘿卜又素有小人參之稱是補氣的首選。
4、核桃紅參燉鷓鴣
核桃有烏發的作用,紅參是上好的補品,而鷓鴣是生活在南方山地灌木叢和草叢中的鳥類,特別愛吃味道苦的半夏苗,因而肉有化痰的功能。將這三種食物放在一起用文火慢慢燉煮出來的美味核桃紅參燉鷓鴣有溫肺益氣、補腦益智、補腎固精、養肝烏發的作用,特別適合現在這個季節補身體。
5、木耳山藥炒萵筍
木耳山藥炒萵筍比較清淡,黑木耳含有非常豐富的鐵,常吃能養血補血,并含有膠質,可將身體消化系統內的灰塵雜質集中吸附,排除體外,起到清理腸胃排毒的作用。山藥纖維素含量高,并提供大量黏液蛋白,可減少皮下脂肪的堆積,且常吃對脾胃大有好處。
6、涼拌藕片
冬天正是藕的盛產季節,這時候的藕又新鮮價格又便宜,將藕用熱水稍微過一下,撈出來切成片,灑上白糖,美味又爽口。藕具有收縮血管的功能,多吃還可以補肺養血,另外藕所含有的膳食纖維也很多,還可以幫助預防便秘。
7、蓯蓉羊肉粥
同樣是羊肉,放入粥中就會變得溫和的多。羊肉與大米、蓯蓉一起煮,味道鮮美還有溫體壯陽、補腎益精的作用。對于一些人冬天手腳冰冷、腰膝酸軟、陽痿遺精、腎虛面色灰暗等都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8、黑芝麻粥
體虛的人可就不要勁補了,還是溫補比較適合,黑芝麻粥就是不錯的選擇。黑芝麻不但有烏發的作用,還可以補益肝腎,滋養五臟,尤其是在冬天幫助養腎有很好的功效。
9、山藥百合枸杞粥
立冬這天一定要試一試這款養生粥,山藥補腎養元,百合平心靜氣,枸杞驅寒提神,適當放一些冰糖或蜂蜜,味道會更好。
除了菜品和粥點,湯也是不錯的冬補食物。
1、當歸生姜羊肉湯
這款湯里的所有作料都是熱性的食物,暖宮的當歸,發汗的生姜,和增熱的羊肉,保證你喝下去臉色不再慘白手腳也不再冰冷了。
2、桂圓燉蛋
桂圓是大家常吃的干果,它不但滋陰養血,寧心安神,對血虛頭痛,心悸失眠,記憶力減退也有幫助。雞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身體所需的營養。兩種食物燉在一起既營養又滋補,拿來當早餐都是沒有問題的。但桂圓性熱,不宜多吃。
3、香菇雞湯
香菇雞湯也可以制作成菌類雞湯,能迅速補充體力和精氣神,是大補的湯品,味道更加鮮美,也更為開胃,適合女性朋友滋補養顏。
4、蘿卜老鴨煲
非常正統的冬季滋補湯,一般說來,蘿卜在冬季的養生功效不亞于人參,老鴨和蘿卜的搭配能將二者的優勢發揮到極致,此外,這款湯味道醇厚,香濃,適合一家人食用,就連挑食的孩子也會愛上它。這款湯也可以做成酸蘿卜老鴨煲,會更加開胃。
5、歸參燉烏雞
黨參補益脾肺、補血生津。烏雞為傳統的滋補佳品,以其骨烏而得名。其味甘,歸心、肝、肺、脾、腎經。烏雞的主要成分有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鈣、磷、鐵、鎂及尼克酸、泛酸等,加入當歸有補血活血的作用。尤其適合大病后、產后、手術后或素體虛弱的人食用。
立冬忌食
1、菠菜+酸菜
吃快腐爛的菠菜可導致亞硝酸鹽中毒。
2、胡蘿卜+酒
胡蘿卜素和酒精混合食用,容易引起肝病。
胡蘿卜中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和酒精一起進入人體,會在肝臟中產生毒素,引起肝病。所以,胡蘿卜不宜做下酒菜,飲酒時也不要服用胡蘿卜素營養劑,特別是在飲用胡蘿卜汁后不要馬上飲酒,以免危害健康。
3、牛肉+栗子
牛肉和板栗子混在一起吃,易出現消化不良、嘔吐癥狀。
栗子中的維生素c易與牛肉中的微量元素發生反應,削弱栗子的營養價值,這兩種搭配同食,不易消化。故牛肉不宜與栗子共食,最好間隔一段時間,分開食用。
4、蘿卜+木耳
蘿卜與木耳混吃容易引起過敏性皮炎。
蘿卜性平微寒,具有清熱解毒、健胃消食、化痰止咳、順氣利便、生津止渴、補中益胃等功效。但需注意蘿卜與木耳同食對某些特殊敏感性體質的人,容易引起過敏性皮炎。健康起見,最好是不要將這兩種食物混合食用。
5、豆腐+蔥
豆腐和蔥一起食用,易造成人體鈣質的流失。
當豆腐與蔥合在一起時,豆腐中的鈣與蔥中的草酸結合形成草酸鈣,草酸鈣難以被人體吸收。如果長期食用小蔥拌豆腐、大蔥炒豆腐之類的菜,就會造成人體鈣質的缺乏,易發生缺鈣而出現小腿抽筋、軟骨癥、易骨折等病癥。同燒時可以先把蔥、菠菜等含草酸的蔬菜用沸水燙一下,去掉大部分草酸后再與豆制品混合食用。
6、海蝦+柿子
海味與水果同食,容易出現腹泄、胸悶等中毒現象。
海味中的魚、蝦、藻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等營養物質,如果與含有鞣酸的水果如柿子、葡萄、石榴、山楂、青果等同食,易使海味中的鈣質與鞣酸結合成一種新的不易消化的物質,刺激胃而引起不適,出現腹痛、嘔吐、惡心等癥狀。因此水果不宜與海味菜同時食用,間隔2個小時為宜。
7、蘿卜+水果
蘿卜和水果同吃,可誘發或導致甲狀腺腫。
人吃蘿卜后會在體內產生一種抗甲狀腺的物質——硫氰酸,如果此時攝入大量含植物色素的水果如橘子、梨、蘋果、葡萄等,這些水果中的類黃酮物質在腸道被細菌分解,轉化成羥苯甲酸及阿魏酸,它們可加強硫氰酸抑制甲狀腺的作用,從而誘發或導致甲狀腺腫大。
8、胡蘿卜+白蘿卜
胡蘿卜會破壞白蘿卜中的 維生素c 。
白蘿卜中的 維生素c 含量極高,胡蘿卜中卻含有一種叫抗壞血酸的分解酵素,一旦紅白蘿卜配合,白蘿卜中的 維生素c 就會喪失殆盡。不僅如此,在與含維生素c的蔬菜配合烹調時,紅蘿卜都充當了破壞者的角色。
9、土豆燒牛肉
土豆、牛肉一起做菜,長期食用易導致胃腸功能紊亂。
土豆燒牛肉是一道大家喜歡與熟悉的菜肴,從口味上講,這是一道很好吃的菜,但從健康的角度上講,是不應該提倡長期食用的。因為土豆和牛肉在被消化時所需的胃酸濃度不同,會延長食物在胃中的滯留時間,從而引起胃腸消化吸收時間的延長,久而久之,必然導致腸胃功能的紊亂。
10、維生素+蝦
蝦中的砷與維生素c反應,在死者腹內產生砒霜致人死亡。
蝦等軟殼類食物含有濃度較高的五鉀砷化合物,與服用的“ 維生素c”反應,轉變為有毒的三鉀砷,這就是人們俗稱的砒霜!砒霜能麻痹毛細血管,抑制巰基酶的活性,并使心、肝、腎、腸充血,上皮細胞壞死,毛細血管擴張。為慎重起見,在服用“ 維生素c ”期間,應當忌食蝦。
立冬進補注意事項
立冬補冬,不可盲目“進補”。飲食調養要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古訓,隨四時氣候的變化而調節飲食。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熱,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